第80章

    谢凌安言语温柔,潘海林的眼里不禁腾起一层水雾,模糊了视线。
    他止不住全身的战栗,半晌,才声音颤抖着,似艰难而又笃定地下了决心,道:“兵,我调。我潘海林为王爷守好后方,西疆军只管放心大胆地去剿灭那帮贼寇!王爷,蒲阳县百姓的安定,就交给你了!”
    谢凌安大松一口气,顿觉这才是一城知县该有的风范,或许本就是他原有的模样。他仰头望天,黑沉沉的天幕后面的太阳泛着微弱的光芒,似乎已经爬上半空。
    谢凌安腰间传来绵绵密密地疼,原先被绢丝腰带一时缓解的痛楚被骑马颠簸后更加强烈的疼痛替代。然而他顾不上腰疼,只讨了杯茶,便匆匆赶去守备军军营,调兵赶往胡山。
    潘海林看着谢凌安步履匆匆的背影,强烈刺激下涌上来的情绪渐渐褪去。
    第040章 血路
    他潘海林也曾是以笔为戎、雄姿英发的意气书生, 也曾是充满雄心壮志、以天下为己任的新官少年郎。
    他想救天下苍生,却发现皇权是道不可逾越的鸿沟;他退而求其次想救一县百姓,却发现愚民的心愿根本当不起他的呕心沥血。
    十几年前, 他潘海林也曾一腔热血,出兵剿匪。他把家产全部添作军费, 富家小姐出身的结发妻子亲自织布补贴, 不舍昼夜……
    他一介文弱亲自上阵,铁甲磨烂了书生的肩。有个匪一刀划了他的背, 从左肩到右腰, 人差点没救回来, 后背至今仍有伤痕。
    土匪被官兵围剿,却把气撒到百姓身上,他见过胡山脚下的一排树,每一棵都吊着一个百姓的尸体,头用布袋裹了活活吊死, 无人看守等着亲属来收,没有亲属的,便化为吊着的白骨,无人知其人是谁……
    这便是做给他看、做给蒲阳百姓军士看的。
    府邸前, 一干百姓跪地请命。阵亡军士的妻子、受害百姓的亲属冲他扔鸡蛋,咒骂他全家;他自己的妻子站在城楼上泪如雨下, 说他再不停手她便一跳了之……
    从此他再也不提剿匪二字。
    案牍劳形, 岁月一刀刀斩断他的孤勇与豪情, 世事一点点锉去他的信仰与偏执,一切都不值得。
    人生走一遭, 天下苍生也罢,一县百姓也罢, 有千千万万的人百转轮回着去拯救;但如何活得舒畅,混得开心,却只是自己一个人该关心的事。他不觉得这么想有什么错,如今仍然这么认为。
    他潘海林得过且过半生,无愧于天地良心。
    然而终是热血难凉。
    但如今有个少年要替他走完他少年没走完的路,何乐而不为?
    他要替他守好后方。
    他要助他。
    潘海林倏地从沉思中抽离出来,神色坚定地抬眸,对身旁的仆人道:“速备马车,我要去城门口。”
    雷声与闪电停了,大雨与疾风依旧。雨丝如万条银丝从天空中飘下来,在劲风中穿梭。
    真不是一个攻城的好天气,谢凌安望着眼前交战的两军,暗道。
    眼前是熟悉的场景,千百支冷箭簌簌射下,箭雨在大地上乱弹。
    西疆军与守备军交杂在一起,接着乱箭,一步步靠近东寨的土楼。
    东寨土匪显然没有料到西疆军会提前发起进攻,仓促间匆忙应战。密密麻麻的雨丝模糊视线,箭羽沾了水,在漫长的路径中有些许的偏离,更加难以瞄准。
    然而土楼外没有屋檐庇护的西疆军的条件更加恶劣。大雨滂沱,头顶冷箭与雨水齐下,混杂在一起,难以分辨。雨水浸软了普通的弓,弓箭手齐齐失去了作用。
    在一片混乱间,一群盾牌兵尤其明显地聚在一起,护送一个乌黑的铁箱子缓缓向紧闭的城门靠近。其中有个身材尤为壮硕的少年,看着未及若冠,体格却比旁人大了一圈,格外卖力地推着铁箱。
    土楼上的土匪显然注意到了这乌泱泱的一片,立刻想起听闻的谢凌安在西寨的进攻方式,吼道:“那儿!那个铁箱子里肯定是火药!往那儿放箭!”
    有时候为了防雨,将士们会把火药包放在一个薄薄的铁箱子里,铁片松松地钉在一起。既保证火药不会被淋湿失效,又确保其从内爆炸时能轻松崩开铁片。
    漫天遍地的箭雨骤然倾斜,密密匝匝地向铁箱子这儿倾泻下来。铛铛之声不绝,不少冷箭铿锵有力地钉在铁箱子上,箭尾直晃。但身旁的盾牌兵好像并没有斜身去护铁箱子的意思,将铁箱子明晃晃地暴露在箭雨之下,不知是不是对铁箱的承受能力充满了信心。
    谢凌安站在外围,冷眼旁观着盾牌兵阵缓步挪向城门,手不自觉地搭在秋霜剑的剑柄上。乱箭之中,兵阵终于挪到城门下,再往前推一步,便可点燃火药。
    谢凌安抬眸,见土楼上一点点冒出来几个圆圆的黑影。他眉头微蹙,目光紧紧锁在那几重黑影上,果然是几个巨大的石块!
    那石块被推上土墙,倏地径直落下,重重砸在铁箱上。周围的盾牌兵似有预见似的毫不留情地避开,那铁箱一瞬间被砸扁在地,散架变形得不成样子,任由雨水从随处可见的裂缝里钻进去。
    土楼上爆发出一阵欢呼雀跃的呼声,倏地松了一口气,互相庆祝着一招致命,毁了敌人最重要的火药。只要城门不开,任凭敌人再怎么猖狂,他们也攻不进来。
    箭雨一时间变得稀稀落落,绵软无力。土楼前进攻的西疆军似乎也一下子失去了斗志,疲软地停滞在原地。楼上一片欢腾之中,有一个眼尖的小土匪忽然瞥见底下有个少年似有动作,他从窗子里探出头去,定睛看了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