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

    “凶器是什么?”吴胜男问。
    秦萧往后调取出两张照片,陈述道:“是一把刀,刀刃长度起码有40厘米,且双面开刃。”
    吴胜男捏着拳头说:“是他们。”
    “是谁啊?”赵小光一头雾水。
    吴胜男吐了口气,声音有些颤抖地说:“杀害吴先锋的凶器也是这样一把刀,不止他,还有吕斌,也死于这样的刀,我建议并案。”
    “这……会不会只是巧合?”赵小光觉得单凭这一点认定是同一种凶器有些草率。
    吴胜男又问:“你们在现场有找到凶器吗?”
    赵小光接过话头说:“第一案发现场还没找到,凶器也没找到。”
    秦萧把照片调整到第一页,一张张缓慢播放。
    放大后的图片更直观,凌霜发现了线索:“有未干的血液流淌到了草叶上。”
    秦萧将照片切回去,稍作解释:“人死后,全身血液完全凝固,需要15-30分钟。抛尸现场虽然没有大面积流淌的血痕,但这种滴落状血迹,说明死者从死亡到抛尸不超过半个小时。”
    凌霜瞳仁一亮,给出推理:“案发地就在附近,我们警犬在抛尸地附近没有找到踪迹,说明凶手很有可能是借助交通工具来完成抛尸的。”
    车程15-30分钟,南江大堤只有一条路,有且仅有有东西两个方向。
    凌霜即刻做出安排:“赵警司,你和嘉怡带警犬,查找距离抛尸地15-30公里半径内的区域,看看能不能找到第一案发地和凶器,要特别注意沿途村落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赵小光和王嘉怡点头。
    凌霜查看过地图后说:“南江大堤那是条小路,没有摄像头,与之连接的主干道有两条,通江北路和西风路,黄警官你去交警大队调取案发当晚19:00-22:00经过这条路的车。”
    西风路正是前天晚上,凌霜去接徐司前时经过的那条路,那里车流量很小。
    交代完,凌霜又把目光落在白板上:“老杨,你带人去各大医院,重点排查最近一个月内,安定药物的流向。”
    “收到。”
    凌霜安排完,又说:“目前来说,确定尸源依旧是重中之重。”
    死者身份不确定,就没法进行人际关系调查,也不知道凶手的犯罪动机是什么。
    她想了想说:“徐老师,你和我留下来扫系统。”
    徐司前点头。
    *
    早上九点,赵小光和王嘉怡一行带着警犬,到达报案地,他们兵分两路,一路人驱车往东,一路人往西。
    沿江滩涂地带,人烟稀少,都是荒地,查找范围很广。
    三个小时过去后,警犬们都跑累了,赵小光站在路边搓着手说:“这么冷的天,我后背一层汗,你敢信?”
    王嘉宜叹气:“警犬比我们更累。”
    赵小光抽了支烟,愤愤道:“你说案发地到底在哪儿呢?”
    “肯定就在这片范围内,凌队的判断不会有错。”
    赵小光不禁笑起来:“你都成老大的铁杆粉丝了。”
    “你不是?”王嘉怡反问。
    “那必须是。”
    饲养员正在给警犬喝水,赵小光过去递了支烟:“老蔡都把财财当女儿养了。”财财是他们队唯一的雌性警犬,也是最聪明的一只。
    赵小光蹲下来,给它喂了块香肠:“财财,早点执行完任务,我们早点回家知道不?”
    财财坐在那里,像是听懂一般,摇着尾巴,“汪”了一声。
    短暂休息后,众人牵着警犬继续寻找,一个地方不行,就换另一个地方。
    下午三点多,那只叫财财的警犬非常清脆地叫了两声后突然坐下。
    赵小光立刻到那里查看——地上有滴落的血迹和车轮印。
    财财见警员在这里停留,站起来,一路拽着他的饲养员往前狂奔。
    “有情况!”赵小光快步追上去。
    财财将他们领到一个开放式的铁皮房前。
    赵小光很快发现,地上有拖拽的血印。
    再往里看,还有大量干涸的血迹。
    “老大,案发现场找到了。”赵小光非常激动,第一时间给凌霜打去电话。
    “在哪儿?”凌霜问。
    赵小光四下观望后说:“红叶渡口。”
    *
    凌霜和技术部警员们一同到达现场。
    经过排查,他们还找到一把带血的长刀。
    那把刀,如吴胜男所料,和杀害吴先锋的凶器如出一辙,生铁锻造、两面开刃。
    现场还采集到几枚清晰的脚印,它们来自三个不同的男性。
    没有找到女性脚印,说明死者是被人抬进来或者抱进来的。
    尸检报告说她没有挣扎,那么,她应该是被人注射药品后,带到这里杀害的。
    凶手大费周章地在这里杀人,究竟是为什么?
    如果是怕被人发现,他们又为什么要明目张胆地抛尸呢?
    疑点太多,说不通。
    三个男性鞋印,从大小来看,其中两人的身高都接近一米九,另一个人在一米八左右,清一色的人高马大。
    赵小光问:“这三个人是团伙作案吗?”
    凌霜说:“很有可能。”
    王嘉怡说出自己的疑惑:“死者看着也不壮啊,顶多一百斤,需要这么多人吗?三个男人合伙杀一个女人,还先给人打药?”